狗狗有狂犬病毒身体有哪些好处保盈?
狂犬病是急性传染病,多由病兽咬伤而感染,临床表现为特异性恐水、怕风、发热等症状,发病后通常3~6日内死于呼吸和循环功能衰竭。 动物感染狂犬病后可表现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拒食;喜藏匿暗处,攻击人畜等异常行为;表现兴奋不安,易激怒,对刺激反应增强;运动失调,最后全身麻痹而死亡。
我国于1980年正式颁布了《狂犬病防治办法》,2007年进行了修订。 1.1 传染源 患病动物和感染动物的尸体及脏器,被其唾液污染的用具如食物、饮水和接触物,以及带病毒的血液和分泌物等为传染源。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1~3个月,最长可达1年以上。
1.2 传播途径 主要经密切接触传播(通过咬伤或抓伤):少数也可由非直接接触性途径传播[如在犬咬伤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狂犬病病毒DNA]。
1.3 易感动物 狗、猫、狼、狐狸、老鼠、蝙蝠等多种动物均可感染致病。国内报道的发病动物以狗最多见,占54%;其次是猫,占28%。此外还有牛、猪、马、羊、鸡等。
1.4流行特点 在自然条件下,本病主要发生于犬与猫之间,人类极少发生。但近年来随着养犬数量的增加,人犬共患狂犬病时有发生;且由于猫、狐等野生动物被大量捕杀,导致野犬种群数量增多及其与家养犬的杂交现象,增加了该病的传播风险。
2预防 2.1 管理措施 严格管理疫源动物,对病死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其成为潜在的传染源;加强犬只管理,定期进行免疫接种,未接种的犬只应禁止外出;不饲养大型犬、烈性犬;对可能接触到人群的犬类实行栓养或圈养;及时清理粪便等污物,减少病毒传播机会;做好免疫接种记录等工作,并对犬只进行编号登记,便于追踪溯源。
2.2 免疫接种 可采用皮下或肌肉注射方法,使用狂犬病疫苗或狂犬病抗血清。在接种时除按说明书规定接种剂次外,还要根据犬只年龄、大小等情况适当增加接种针次。
2.3 被动免疫 暴露后立即用狂犬病抗血清作快速被动免疫,随后用狂犬病疫苗作主动免疫。
2.4 其他预防措施 避免被犬等动物咬伤;被犬等动物咬伤应及时就医,遵医嘱给予预防性处理;加强卫生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