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肾衰的症状有哪些?
肾衰竭在犬猫临床上并不少见,其病因可大致分为肾性、肾前性和肾后性三大类(详见《猫病临床诊断原理和技术》);而在宠物医疗实践中,因肾后性引起的肾衰竭往往被忽略,本文所讨论的肾衰竭主要指肾小管与肾小球功能不全,即肾前性和肾小管性肾衰竭两类。 肾小球与肾小管是肾脏主要的生理功能单位,而两者又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统一整体[1]。当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病变时,都会影响另一个环节的运作而引起功能异常。根据临床实际情况来看,肾小球和肾小管同时出现功能障碍的病例并不多,因此临床上把肾小球与肾小管的病变分别开来叙述。 本篇重点介绍肾小管的功能及可能发生的病变,由于肾小球疾病诊断较为复杂,治疗也相对比较复杂,且与本篇主题关系不大,故本篇不涉及肾小球方面的讨论。
肾小管是一个细小的管状结构,包括近端小管、中段小管以及远端小管三部分。近端小管主要负责吸收葡萄糖和离子化钠盐,排出尿素等含氮物质和中性尿;中段小管负责重吸收近端小管排出的无机物和氨;而远端小管则将中段小管重吸收的物质最终转化为尿液。 由于不同的器官对代谢产物的利用率不同,各段肾小管对物质转运的能力也不同。在临床上一般认为,如果一段肾小管功能受损不能很好地完成它应该完成的代谢任务,那么整个肾小管系统就会产生代谢紊乱,从而影响到肾脏的整体运作。也就是说,某一肾小管段发生了病变,就可能引起肾小管-膀胱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根据这一特点可知,一旦肾小管出现了问题,就会表现出多方面的症状来,这也为兽医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目前,大多数病例仍是通过实验室检查确诊,结合病史、临床症状进行判断。
一.呕吐和腹泻 在犬猫中都有报道过肾病患者会出现胃肠道症状,如呕吐和/或腹泻[2,3],这主要是因为尿液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会对胃肠道造成刺激从而引起呕吐或者腹泻等症状。 也有学者提出一些消化道异常并不是由肾衰竭直接导致的,而是继发于脱水或其他电解质不平衡的状态, 比如低血钾症[4-6], 而这些电解质不平衡大多是因为肾功能障碍引起的。 所以对于已经出现呕吐和/或腹泻症状的患畜要排除其他原因,再进一步确定是否因为肾衰竭所致,还是仅仅一个“伴发”表现而已。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患者会出现食欲增加的现象。有学者的研究发现,虽然肾小管机能障碍会导致肠道内容物滞留,但肠道内细菌酵解所产生的乙酸会刺激大脑产生饥饿感,所以患畜会表现为食欲上升,进而导致体重的增长超过正常水平,这种体重增加又反过来加重了肾衰竭的程度,形成恶性循环[7]。
二.口腔异味 口腔异味也是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8,9]。 有学者通过检测患犬口腔中的挥发性硫化物(VSC)浓度,发现患有慢性肾功能不全(CRF)的患犬其口腔中的VSC含量明显高于健康狗,而且随着病程的发展, VSC浓度也在逐 渐升高。 口腔异味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肾功能的不足。 但要注意的是,口腔异味的程度不一定和肾功能下降的程度成正比,因此不能仅靠口臭来判断肾功能的好坏。另外,口腔味道的变化还与饮食有关,如果饲主给患畜喂食了高水分和高蛋白质的食物,口腔的味道也会随之改变。
三.精神沉郁 当患畜出现精神沉郁的表现时,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机体缺水的缘故。 如果此时化验结果又提示肾脏有问题的话,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肾病引起的。实际上,水是人体必需的组成部分,没有水就无法生存。但当水量达到足够量的时候,水对生命活动也就起不到什么作用了。 因此,当遇到精神不太好的患畜时要先考虑补水情况,只有补足了身体所需的水之后才能再谈肾的问题。当然,如果饮水充足但仍然精神不振就要考虑是不是还有别的原因引起了肾功能下降。
四.皮肤变化 皮肤变化在动物身上比较常见,尤其是患病期间。有学者的研究表明,患猫的皮下水肿现象与年龄、品种以及性别有一定的关系。皮肤颜色的改变也可能与体内某些物质的失衡有一定得联系。[10] 对于肾病患者来说,皮肤颜色和皮下组织液浓度的改变也可以作为反映病情进展的一个指标 。 在临床实践中,兽医们可以通过体表观察来判断患畜的皮肤状态如何。
五.血液生化检查结果 肾小管上皮细胞可以分泌一些物质进入血液。正常情况下,只要肾小管功能还正常运行着,就会将这些物质排出体外。但如果患畜出现了肾小管机能减退的情况,血液中的这些毒素就不能正常的被排泄掉,从而堆积起来,最终导致一系列的病症。 所以,通过分析患畜的血液生化检验报告能大概反映出患畜目前的状况。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血液生化检验的项目有很多,每一项都不能单独用于诊断,需要配合其他的检查项目一起使用。
六.影像学 骨骼肌萎缩、心脏增大等问题常被认为是肾功能衰退的标志,然而,这些症状与肾衰竭的关系并不大。相反地,骨密度降低倒是肾功能恶化的一个可靠指征。因此,单纯依赖影像学的结果去判断肾病的严重程度是不可取的。 肾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呕吐和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口腔异味、皮毛色变等一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