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的刚需是什么意思?
“刚需”这个词儿,我比较赞同房管局官方解释,即:居民家庭住房消费 毕竟,无论是用来住的还是用来炒的,都是消费。 而宠物作为消费品,和住房一样,也是满足消费者日常生活需要的必需品(这里为了表述方便,把“宠物”置换成了“住房”)。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宠物就是房产的刚需 只不过,宠物这种刚需和住房那种刚需有些不一样 在古代,屋中有猫狗等宠物,那可是富贵人家、有钱人的象征。直到今天,养宠物也仍然是一种较为昂贵的消遣活动。比如一只品种一般的宠物狗,价格一般也要两三千元;而像拉布拉多那样的中大型犬,价格往往要上万元乃至数万不等——这已经远远超过了大部分家庭每个月用于吃穿的支出。所以从消费水平上看,宠物显然不是老百姓的日常必需品。
但随着社会的分工和人们收入分配的变化,以及福利国家的社会制度安排,使得人们在衣食富足之后,有了足够的经济余地去追求精神生活的享受。于是,宠物这种过去贵族们的专属用品,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城镇宠物犬数量已经达到4000万只,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6%的速度急速增长着。。。 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平民百姓,也开始有能力去消费这类过去只有富人才能消费的奢侈品。
所以从这一点上说,宠物又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商品 因为民生,就是民之所生。如果一件东西既不是什么生活必需品,也不是什么奢侈品,那么它凭什么就会是民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