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是什么时候变成宠物的?
猫成为宠物的历史远比人们想象得要久远,早在古埃及就有“神犬”和“神猫”的祭祀活动,在希腊和罗马神话中也有猫充当祭品的形象。 随着人类的文明进程,到中世纪时欧洲人把猫视为女巫的同伙而将其驱逐出境。不过有趣的是,由于猫讨厌水的特性而被禁止出海,于是有人发明了“猫溺计”来防治海盗,这种工具用一根绳连接着一只装有食物的盘子,另一端则通入海水,当海盗们闻到味道即将靠近的时候,绳子会被拉动,食物盘随之下降,落入海中,可以说是非常的恶毒了! 直到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人口急剧增长,粮食产量却不足以满足需求,同时畜牧业也受到疫病的影响,牛肉价格飞涨,面对饿肚子的恐慌,人们开始将目光投向此前被遗弃的猫。
这时动物福利观念还未兴起,人们已经不再视猫为邪恶的化身(虽然仍有一些地区将其与老鼠等并列),而是开始寻求与猫的合作——让它们去解决人类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之一:食物不足。 就这样,猫成了家。 从19世纪到现在,家猫的数量以惊人的速度攀升,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目前全球约有60亿只狗和40亿只猫,其中一半以上的家猫数量都集中在欧美国家,而在中国大约有3500万至7000万只家猫 ( 这里并没有详细区分宠物猫和流浪猫的数据 )。
尽管如今我们已将猫驯养了几千年,但它们的祖先野生的习性依然保存了下来并得以延续,比如强烈的独立性格、对陌生人的不信任、爱玩爱闹以及强烈的捕猎欲望等等。所以要想彻底驯服一只猫其实是很难的一件事儿,正如诗人波德莱尔所说 “ 也许我永远不会拥有一只属于自己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