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查呼吸道做什么检查?
1、血常规 通过观察血液细胞的数量、形状、百分比来评估健康水平,发现可能存在的疾病隐患。 如果检查发现白细胞显著减少或升高,可能提示感染或疾病,需要进一步分析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如果发现有明显的贫血现象,也需要查明具体病因。 一般来说,宠物在医院经过简单的体检后,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初步判断宠物患了什么病,需要进一步检查来确定诊断。
2、生化全项(抽血) 主要检测器官的功能,反映机体代谢方面的信息。 在检查前,主人需要注意几点:一是空腹(至少8个小时不吃不喝);二是选择安静的时候,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影响检测结果;三是尽量穿着宽松衣物,避免暴露皮肤伤口;四是做好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3、粪便检查 有肉眼观测和显微镜检查两种方式。前者是通过肉眼观察粪便的颜色、性状等,后者是将粪便采集后制作成涂片,用显微镜观测消化是否有异常。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疾病会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因此该项检查能发现一些病变征兆,如寄生虫感染或者胃肠道炎症等。但这项检查不能作为确诊依据。
4、x光、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 这几种检查方式各有针对性,比如x光是用于判定骨头关节是否损伤的常用方法之一;而b超常用于检查腹腔内脏器的情况,比如判断肝脏、胆囊和胰腺有无炎症或纤维化;ct扫描相对于x光更能清晰显示骨骼情况;而磁共振检查(mri)主要是用于检查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以及关节。 由于这些仪器存在放射性,不适合孕妇及幼小的猫咪使用。在进行检查之前,猫咪须保持空腹状态,至少8个小时以内没有进食。
5、肛门检查 包括外生殖器的检查,主要是查看是否有分泌物,是否存在红肿及其他外伤。 另外,还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① 就诊时带好猫咪的日常用品,如猫砂盆、食碗、水碗、玩具等。
② 最好能给猫咪带上伊丽莎白圈,防止检查过程中猫咪因不适而舔舐或咬人。
③ 如果是发情期的公猫或者怀孕的母猫,建议单独就诊。
④ 在进行抽血化验、拍片等操作时需固定好猫咪,以免猫咪紧张乱动造成意外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