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的眼睛为什么发蓝?
谢邀,本人非专业眼科医生,只是眼科学硕士,以实验数据分享原因 首先明确定义,我们所说的“蓝色”其实是一种淡蓝色(天青色),这种颜色是观察者本人主观判定结果,不同种族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见解。比如我让我同学看一个颜色,问她是不是绿色的,她说不是的,这是蓝色的;但让她看另一个颜色,问她是不是绿色的,她说是的… 原来,人的眼睛有杆状细胞(Cones)和锥状细胞(Cones)两类感光细胞,它们对不同波长的光线敏感,其中锥状细胞又可分为三种:M, S 和 L 三型。 M 型锥状细胞主要对蓝光敏感,S 型锥状细胞主要对红光敏感,L 型锥状细胞主要对绿光敏感。而杆状细胞没有色彩识别能力,只对光强敏感。 所以,当一种光进入眼球,先经过杆状细胞,它只会告知你“有光源!”然后通过视者本身神经系统分析,将信息传递给锥状细胞,这时锥状细胞才会告诉你“是什么颜色的?” 而蓝色和绿色都是三原色之一,它们的混合是最小的,即两种颜色的纯度和明亮度相乘积最小。
所以,如果一种光进入眼睛,在识别色彩的路上会被不断放大,加粗,最后形成我们所谓的深蓝色或者深绿色。反之,如果是黄色或者橙色的光,它们被放大,加粗的路径是曲折的,最终我们看到的就是橙黄色或者黄色。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有蓝光”“有绿光”等颜色。 但如果有一种光,它是不能被锥状细胞识别的,比如红外光,它可以很轻易的就从视者的眼睛里溜走,不会在视觉系统中留下任何印记,所以我们觉得它没有颜色,即无色。 于是有了这个结论:我们能看到的颜色其实是锥状细胞识别的结果,而它与光的波长之间的关系是倒立的,即越短的波长大概对应着越深艳的颜色,而越长的大概就是越浅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