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睛代表什么数字?
“象”,在中国文化中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意象。它几乎等同于道家的“太极”“无极”,儒家的“中庸”“浩然之气”等理念中的“象”。 《周易·系辞》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里所说的“太极”,就是阴阳未分的宇宙本原。它既是一,又是二;既是奇数,又是偶数。所以,这个一,也就是二,也就是三…… 《说卦传》也说,“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生”。在这里,所谓“八卦”,其实是“六十四卦”的简称。因为八个卦每一对都是相对的,所以共有一十二对,每对中这两个卦相互作用的规律是“相生”(下生上)或者“相克”(上克下)。这八个字正好是对应着八卦的“乾”“坤”“震”“兑”“艮”“坎”“离”“巽”。
《说卦传》还具体阐述了各个卦象所代表的自然现象和人事关系。比如“震为雷,为龙,为王,为大涂”,“坎为月,为盗,为隐伏”等等。这些内容,在现代心理学上被称为“象征主义”。 我之所以引用《周易》的这些内容,不是因为我要论证中医或是道家哲学有多么高明,而是因为我在研究《易经》的时候发现,这些玄而又玄的东西其实反映了古人对于宇宙万物及人间万事的思考与探索,而且这种思考和探索最终都归结到了数字之上。 可以说,中国古代的哲学、宗教、文学乃至艺术,无一不是建立在这种“象数理论”之上的。而这种理论的核心,其实就是两个字——“阴阳”。一切事物都可以用阴阳气化的原理来解释。
我们接下来就来看看这两条小鱼身上分别有着怎样不同的“气”。 上弦月,月亮在农历十五之前位于西半天空的位置,太阳从东升起时,月亮刚好沿着“弓”的上弦位置缓缓而下。此时阴阳平衡,日月相争,故“阴阳”此消彼长,各得一半。 所以上弦月的形状就像一把“弦”一样,上面凸出来,下面凹进去。这就是“阴中有阳”的形象。 满月,太阳从东方升起后,月亮正好处于正空(或说“日升月起处”)。此时阴阳平衡。 不过,当太阳从正东升起后,月球便沿着逆时针的轨道逐渐向下降落,直到“月落乌啼”。所以满月之时,正是阴阳由均衡到消长的过程。满月的形状就如同一枚“饼”,上下一般粗。这就是“阳中有阴”的形象。
新月,月初如钩,月亮由东向西移动。此时阴阳极阴,月如弯刀。 残月,月末如勾,月亮由西向东移动。此时阴阳极阳,月如扁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