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猫的眼睛为什么变红色?
先贴一篇旧答案 最近很多萌新问猫咪眼睛颜色问题,专门写个短一点的解答。 猫有蓝、绿、黄三种颜色的瞳孔(三色视者),其中蓝色最为常见;其次为绿色和黄色。不同颜色的瞳孔对应着不同的性格,如黄色瞳孔的猫个性较暴躁好动;蓝色瞳孔的猫个性较为胆小;而绿色瞳孔的猫则介于两者之间。
但是以上描述均基于人类视角,从猫猫自己的视角来看世界又是另外一回事——因为人类的肉眼对于色彩感应有限,无法分辨微妙的色彩变化,于是对于它们而言,这个世界只有黑和白两个色调,所有的一切都是灰度。 而瞳孔的颜色正是由此而来:当光线充足时,瞳孔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球后,会投射到一个叫做“锥状细胞”的感光受体上,从而激活大脑相关区域进而划分出明暗调;而当光线不足时,瞳孔收缩变成一条细线,这时除了锥状细胞外,另一个感光器官杆状细胞开始发挥作用,它对于光线的感受是模糊而不具体的,因此它会综合锥状细胞的“黑白调”信息,结合周边其他视觉神经传递过来的模糊的画面,重新组合形成一副完整清晰的画面——这就像是用黑白照片为基础,通过电脑后期合成一幅色彩鲜艳的画面。
所以从猫猫自己的视角来看,世界不是黑就是白,而它们的瞳孔颜色正是由此而来:当光线充足时,它们是灰色的(对于人类而言则是蓝色的);而在光线不足时,它们是黑色的------当然,我们人类是看不到它们的这种“黑色”的,因为我们没有相应的感光细胞。 所以如果晚上看到小猫双眼冒“红泡泡”,正如同看到夜晚池塘里游动的鱼儿泛起的涟漪一般,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猫的眼睛看上去是绿色或黄色,这是猫眼睛中特殊结构的反光层的反射像。猫的动物需要在弱光下看清外面的环境,所以它们的眼睛必须要在弱光下尽可能获得多的光线,它们眼睛中具备的反光层,可以将没有被视网膜吸收的光线按照原来的路线反向反射回去,这样就保证了所有进入猫眼睛中的光线几乎都经过了视网膜的吸收获利用,极大地提高了光的利用率,保证了猫在晚上拥有极好的视力。猫眼睛中的反光层实际上是神经胶质细胞的细胞膜,这些细胞紧密堆积在视网膜的外面,而且几乎平行堆砌,所以起到了反光镜的作用。我们看的看到的猫的眼睛的颜色就是反光层的反射色,而反光层反射光的波长在短波长的蓝光部分损失最大,而绿黄光反射最高,所以我们看到猫眼睛的反光颜色以绿黄色为主。
猫在强光下,比如白天或者晚上有充足的光照时,瞳孔会变得很小,此时反光层反射的光较少,颜色也不明显。而在很暗的光线下,比如晚上较黑的室内,猫的瞳孔会变得极大,此时反射光较多,反射的颜色也最鲜艳。如果我们在晚上较黑的环境中用一只手捂住猫的一只眼睛,过几秒钟后放开手,我们会发现猫睁开的眼睛瞳孔很大,而且眼睛呈现鲜艳的黄绿颜色,这就是猫眼睛的真颜色,我们也可以理解为猫眼睛反光层的颜色。如果我们用手电筒从侧面照射猫的眼睛,猫眼睛反射回来的光就是红颜色,而且越是黑暗中这个颜色越是鲜艳。
我们看猫的眼睛,眼睛中进入的光线在视网膜吸收后被反射回来,由于视网膜中血络较为丰富,而且血液吸收除了红光以外的光线,所以反射或者散射的光线以红光为主,因此手电筒的光线被猫眼睛反射回来以后,光线的颜色就是红色的,这就是晚上在暗处用手电筒照猫的眼睛呈现红色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