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身上蜱会咬人吗?
前几天,一个小伙伴跟小编说自己的小狗被蜱虫咬了 ,还发了照片给小编看。 从图片可以看到,小狗的尾巴上确实有一个黑色的虫子在上面爬,仔细看的话还会发现虫体已经部分钻入了皮肤里。 看到这个情形,小编马上告诉小伙伴要赶紧给狗狗处理一下!不然真的可能会中毒! 因为小编曾经亲身经历过犬蜱虫叮咬的事件…… 所以对于蜱虫还是有一些了解。 先简单说说犬蜱虫吧——犬蜱虫又称为异尖线虫病,属于寄生虫中的线虫纲异尖目异尖科。 根据其形态特征,可分为3个亚科6个属10多个品种,其中多数为动物病原性寄生虫。 虫体呈长椭圆形,乳白色或灰白色;头部有4个单眼;口器是细长的口针,可深入皮肤表面刺吸血液。
成虫通过爬行或飞行转移到新的地方,并寻找合适的部位吸血,当人类或者动物的皮肤接触到它的口针时,它会快速地深入进去,以吸取营养。 如果不进行处理,它就会一直钻入皮肤内部,直到营养耗尽为止,而这时幼虫就会进入皮下的脂肪组织中,开始孵化。 当幼虫钻出皮肤时,若刚好碰到人的手指或其他物品,则有可能将其粘附上并带到新的地方。一旦接触到健康的人或是动物,它就会在皮肤上四处游走,并且寻找到一个合适的部位,然后钻下去,开始了另一轮吸血过程。
当然,在寻找目标的时候,它也有“偏心”的时候,比如对颜色比较鲜艳的部位(如皮肤皱褶处的粉红色区域以及血管)有较高的识别率和侵袭率。 当它在皮肤上吸血时,可以分泌一种毒素,这种毒素可以直接溶血,也可以刺激皮肤形成急性炎症反应,此时表现为局部皮肤的红肿、热痛,如果及时消毒杀虫,处理措施得当,那很快就会恢复。但如果过敏体质者被感染,那么就可能会出现全身过敏反应症状,这时就需要及时就医了。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也对这个可恶的寄生虫有所了解了,接下来给大家讲讲如何预防和处理。 首先,就是要做好日常的清洁工作,特别是对于那些喜欢户外玩耍的狗子来说,定期洗澡,清理耳道及爪缝等处,都可以有效减低寄生虫的感染风险。 但是要注意的是,给宠物洗澡并不是越勤越好哦~ 一般来说,1个月左右洗一次澡就可以了。因为过于频繁的洗澡很可能会破坏皮肤表面的油脂层,从而降低皮肤的抵抗力,反而不利于健康。
第二,就是需要做好环境的清洁工作了。 对于宠主个人来说,外出游玩时,尽量避免去草丛或者树林里面,以免狗狗沾染上寄生虫。如果在野外,一定要仔细观察宠物是否有吃草或者啃食泥土的行为,要及时纠正;回家之后,一定要仔细检查全身各处,看看有无蜱虫叮咬,同时还要检查耳朵、脚趾间是否潮湿/脏兮兮,因为这些细节处很容易滋生细菌。 至于环境清洁方面,就要注意定期打扫房间、清理垃圾,避免细菌、虫卵的积聚,给寄生虫创造生存空间。
第三,就是要做好驱虫工作了。 除了上述两个人为因素以外,还需要给爱宠定期做体内外驱虫,防止寄生虫的感染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体内驱虫主要控制消化道系统的寄生虫,预防蛔目的寄生虫侵入消化道引起腹泻、呕吐等急性胃肠道疾病,一般每月一次即可。 而体外驱虫主要是预防体表寄生虫的感染。常见驱虫药主要有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两类,对于驱杀螨虫、虱子、疥癣虫等都有良好的效果,一般每2周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