暹罗猫为什么是黑色?
因为“暹”这个字本身就有“黑”的意思(暹,《玉篇》俗“暹”)。 暹罗即今之泰国,因古时国主有姓“暹”的,故称。又称暹陀、暹颐、暹邑、暹罗邦、暹罗国等。 清人徐珂编撰的《清异录·国名》载:“暹罗国,出象牙。国人好象,谓象牙为‘西’,以‘西罗’呼之。”“暹罗”又写作“辛罗”、“西诺”、“新诺”等。 《海槎馀墨》载有“暹罗国贡狮子”,注说此狮体形巨大,“毛色似中国锦缎”;又载其进贡“大象、黑犀牛角、宝石、珊瑚树、珍珠”,说明此时暹罗所产大象为褐色或灰色。又据载:“暹逻国所进大象……背上皆负金鼎……象鼻直而长,能卷曲,若酒杯等物,置于鼻端,左右摇动,即送入人口中。” 这些记载表明,当时东南亚地区的野象和家象都是褐色的。
到了近代,这种色彩浓郁的象在欧美地区风靡一时。1893年英国作家奥尔德姆发表的小说《暹罗戏团》描述了一个到西方演出并引起轰动,后来甚至被派往埃及贡纳布(大英博物馆)供英国女王观赏的暹罗戏团,它们所演出的节目包括“舞大象”。在这部小说里,作者不仅反复提到这些大象“颜色灰暗”,而且还特意强调这些庞然大物有着像马一样的“腿”(实际上是大象的脚)。 不过有趣的是,尽管近代外国人的很多著作中都把暹罗的大象描述成“灰色”,但是现代泰国人所著的一些书中却指出本国的象一直是黑色的。例证之一就是上世纪20年代泰国出版的一本旅游指南书中就写道:“暹罗大象无论公母都很高大,肤色黝黑。头上的角很尖,像一把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