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什么时候有狗的?

伊沅沅伊沅沅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华雄”,三国时代开始有了吗? 《晋书·宣帝纪论》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 “雄少好游猎,喜弋射,善候犬。” 大意是说司马懿年轻的时候喜欢打猎,跟现在的男孩子一样爱玩,最喜欢的是放犬逐鸟(这是古人把“射”字分解为“弓矢”的意思),而且善于训练猎犬。 这里出现的“犬”字,无疑是中国文献里的较早出现“犬”字的例证之一;而与“犬”有关的词语——“犬射”和“犬耕”——也出现在同一个段落里。 东晋道学家葛洪写了一本书叫《西京杂记》,其中有一篇《西京游记》专门写了长安城里的一群驯狗人[1]: 汉世京师贵戚,皆有园池。盖以象魏京都,而天子所居称京城。其内多居人,故曰城中。城中有市,故曰市井。都中居人富者,大率土屋瓦舍,作园亭自娱。其中居人贫困,多至二三千家,皆聚居一处,唯居宅开大门,其余俱以竹木作栅,周环如城。家家养狗,大率数千。小者三五百。其犬大身重,毛柔疏,亦不甚凶恶,能逐禽兔,故名走狗,今之鹰犬是也。又于篱笆间布放鹞子,谓之放鹰。其利养鹰犬者,无他役使,惟至冬月捕捉兽禽,用充食品,故此辈衣食无所忧,亦不惊怖。 这些长安城的平民百姓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狗,且养的狗不少,大的甚至能达到几千只!这些狗个头不大,但非常聪明伶俐,能够追逐兔子等小动物。这些狗也被称为“走狗”,也就是今天“宠物狗”的祖先。在汉唐时代,“走狗”不仅是贵族和平民百姓的宠物,还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王公大臣们往往在自己的冠帽上插戴“鹖羽”作为装饰品,这种鹖羽其实就是斗鸡和斗狗时用来搏杀的“勇士”身上的羽毛。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