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狂犬疫苗会不生效吗?
现在养狗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养狗队伍中,但同时有人担心被狗咬伤或抓伤而感染狂犬病,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因为狂犬病是一种致命的传染病,目前尚无药物可彻底治疗该病。预防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很多主人会定期给爱犬注射疫苗,但是有些主人存在疑惑,我给小狗打了疫苗,为什么还会感染狂犬病呢?疫苗接种为什么不会产生作用呢?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疫苗的原理。大多数的疫苗是通过病原体刺激动物机体免疫系统,从而产生抗体,以抵御病毒的伤害。但疫苗诱导产生的抗体,并不能100%防御病毒感染。有数据显示,灭活疫苗能够诱发95%以上的免疫保护率,而减毒活疫苗能达到80%以上的免疫保护率[1];即使接种疫苗后,机体免疫功能出现障碍,导致疫苗失效,此时病毒进入体内,也会因为抗体的存在而使病毒数量减少,症状减轻。正确接种狂犬疫苗后,一般注射7天开始产生抗体,3周抗体阳性率达到高峰,以后慢慢减弱。在抗体达到高峰之前,即使是感染了狂犬病,疫苗也能发挥作用。如果接种了合格的疫苗、疫苗能够顺利产生抗体,一般情况下,注射疫苗后感染的机率很小。 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注射疫苗还是感染病毒,体内都会出现抗体,两者产生的抗体有一定的差异性,前者是后者产生的重要基础。如果怀疑被感染,应及时到疾控中心检查,也可以观察是否有异常行为改变,如恐惧、易怒、焦躁不安等。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并不是注射了疫苗就不会感染疾病。任何一种疫苗都无法提供100%的保护力,疫苗的作用在于防止发病,而非完全阻断传染。也就是说,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患有疾病的几率,但是无法保证一定不会患病。 如果注射疫苗后机体未能产生足够的抗体,或者疫苗失效,仍有发生感染的可能。一般情况下,我们建议每年都应当按时为狗狗注射疫苗,特别是对于初次接种的幼犬,更应该加强疫苗的剂量,确保抗体能够达到相应的水平,以有效抵御病毒的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