鹩哥多宠物性?
鹩哥属于鸟类的一种,属于椋鸟科。主要分布于热带至亚热带地区。目前在我国仅知有3 种,均分布于长江以南,北方均较少见。鹩哥在饲养情况下,可学习和熟悉人声,并能模仿成千上百万种动植物以及汽车的驶过声、机器的碰撞声和人说话的声音,因而受人喜爱,成为人家热门的宠物。
鹩哥多宠物性?
训练鹩哥模仿人语,是我国养鸟业中起步较早的一个项目,时间已有一千多年。从宋代(960—1279 年)的“茶肆鹦哥”(见《东京梦华录》)和元代(1206—1368 年)“西园鸳侣”(见《云仙杂记》)的传说,便可知晓。但把它专门用来从事教学,并且培养出“学生”(即会说话的鹩哥),却是近代的事。
从19 世纪末叶起,国外很多博物学家和动物学家先后向国内介绍西洋鸣禽的饲养方法,并记载了“聪明鸟”(即非洲鸣禽)能学人语的趣事。一些有心之人,也从中国古代的史料中了解到鹩哥能言的情况,于是,训练“洋鹩哥”学人语,便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风行起来。
但是,真正认真研究和大力培养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其中最著名的是潘守郢先生。九十年代初,他的“鸟鸡”(即鹩哥)鸣唱组在全国16 个省市自治区进行教学演出,名噪一时。
鹩哥喜欢群居,常常集结二十至数十只为一群,栖息于多树的平地、丘陵或山林,尤以河岸、湖畔和河边草丛间较为常见。食虫类,也吃鸟粮。对饲养条件的要求不高,适宜于家养。
鹩哥为什么会学人语?
动物具有语言交际能力,是人类熟知的事实。特别是一些鸣禽(包括一些蟋蟀、蝉)能“唱歌”,大家都很清楚。可是鹩哥为什么也能学人语呢?
原来鹩哥的嘴具有特别的结构,能模仿人类发音。又经过有人专门训练,所以能学人语。
鹩哥怎样学人语?
一般要经过4—5 年的时间,训练“学生”10 多个,才能学会全套人能说话。学习人语的过程是:先听其声,后学其话。每句话要反复听上百遍,直至背熟,才能应用。应用时相当灵活,可以单人练习,也可以进行集体“通话”。内容十分丰富,有问有答,有人语亦有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