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上长个肉球是什么东西?
专家解释:
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良性肿瘤,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因为经常发生在皮肤或者黏膜,所以也叫皮肤血管瘤。其中大多数以面部皮肤损害为主。本病多因小儿血气不足,气滞血瘀,痰湿凝滞而成,与家族遗传因素有关。在治疗方面,主要采用中医疗法,如活血化瘀疗法,激光治疗法,手术治疗法等。
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人体生长发育畸形,表现为实体性病变,由密集的、大小不等的、迂曲的毛细血管构成,不仅侵及周围的组织,还向表皮下有选择地侵犯神经血管复合体。
皮肤血管瘤的临床表现:
1。单纯性的血管瘤,一般多为呈红色斑疹状,病变侵及皮下脂肪层,有时不易被发现。瘤体大时,可高出皮肤,呈鲜红色,有的可呈红色斑块状,触之柔软,底端可陷入皮内,如橡皮样硬度,且压之不退色。常于皮下可见扩张静脉,呈蓝色曲线形状。血管瘤周围常有瘀斑。
2。动静脉瘘型的血管瘤,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初起时可有一枝穿皮枝,在病变的近端有一动脉性硬结,由它发出一支静脉,在瘘孔处有一弹性的感觉,血液由动脉经静脉回流至心脏,而不经过毛细血管,因而使肌肉萎缩,色呈紫色或淡红色,触之柔软似海绵,多发生在四肢,也可发生在臀背部和肩部。
3。静脉型的血管瘤,初起时为浅红色,暗紫色斑,表面肿胀,边界清楚,多呈椭圆形或呈不规则形,在患处内隆起,但表面不动,触之较柔,压之退色。患处皮肤色泽多正常,有时可有色素沉着,在皮下看不到扩张的静脉。
4。鼻血管瘤又称先天性瘤,它多发生于青春期后,即青春期之前的婴幼儿患儿很少发生,多数为女性,主要症状为上唇或鼻周出现暗红色或紫色丘疹,逐渐增大,隆起呈肉芽状,表面不平,有时有肿胀和结节感。触之较软,亦有的质地如橡皮,压之有退色反应及自觉压迫感或胀痛,极少数瘤体可呈隐现,以黏膜和皮肤可见如蚊虫叮咬的痕迹。鼻血管瘤一般仅有局部症状,如果肿瘤增大,可有压迫表情淡漠,行动迟缓,舌僵直,甚至后坠而呼吸困难。瘤体较大时可压迫鼻咽,引起单侧性耳鸣、听力下降、鼻塞,致使嗅觉不灵和耳聋、耳鸣等,以早晨明显。亦有的表现为鼻丘或鼻口部的皮肤血管增生,表面充血和隆起,但无癌变危险。
预防:
对血管瘤不可作任何针对性治疗,应以观察随年龄的增长,多数患儿自主消失,如不长大,更不会恶变。但对增大明显,或有出血,症状明显的,都应随访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