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髌骨内脱怎么恢复?
犬猫的髌骨脱位或半脱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犬最常见的部位是髌骨基底部向外脱位。
【髌骨脱位的原因】
多数犬髌骨脱位是由于动物的骨骼肌肉的先天发育异常导致,这些疾病包括股骨外旋畸形、股四头肌的走行异常、膝直韧带附着点异常、髌骨沟发育不良、股二头肌腱沟异常等,由于这些结构的发育异常导致了髌骨无法保持在正常的轨道上滑动,从而导致了脱位。部分动物由于车祸、摔伤等后发生骨盆或者股骨的外伤,后由于关节韧带等结构松弛或者股骨骨折畸形愈合后也可导致髌骨脱位。
【发生髌骨脱位后的症状】
多数动物在髌骨脱位后会突然的后肢跛行,严重者不愿意负重,走路时会出现一瘸一拐的情况,有些动物在髌骨滑入关节腔后会喊叫,有的甚至会出现摔跤的情况。大部分动物在经过主人休息后会突然的恢复正常的行走,但通常在不长时间后会再次出现跛行等临床症状,经过多次反复后,多数动物会不出现突然的跛行,而是出现后肢的肌肉萎缩和行走时的扭动。
【治疗】
1、保守治疗:对于低体重(建议:体重低于5Kg内),低运动量,症状较轻(可以正常行走,仅出现扭动)的动物,在经过长期的医患沟通后可以给宠物进行保守治疗。治疗通常需要在麻醉或者镇静后通过对髌骨周围软组织的按摩,同时用力牵拉髌骨,使髌骨滑入髌骨沟。术后给宠物佩戴伊丽莎白圈防止宠物舔舐伤口,同时配合口服镇痛、消炎等药物。
一般2周后进行复查,如果症状未见好转或者出现反复则不建议继续保守治疗。同时保守治疗后宠物的髌骨脱位复发率很高,通常为100%。
2、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通常建议首选,尤其是宠物存在先天的骨骼肌肉发育异常等疾病时。手术方法需要针对宠物的个体情况来选择,可单独进行腓肠肌腱移位、股内侧肌腱移位、股二头肌腱移位、髌骨基底部矩形切除、髌骨复位等手术,也可以选择联合进行手术矫治。通常建议手术后休息一个月后逐步增加运动量,3个月后可以进行正常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