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肠道寄生虫都有什么?
1.蛔虫病是犬最常见的肠道内寄生虫病,成虫寄生在小肠中,以消化物和卵囊为食,幼虫可随粪便排出体外,在土壤中发育成为具有传染性感染期的幼虫,当幼犬舔食带有感染期幼虫的土壤时受到感染而发病,临床上出现厌食、呕吐、腹泻与腹部不适等症状。本病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情况和粪便检查是否有感染性幼虫和虫卵来确诊。治疗可用噻吡唑(tepyrazine)、甲哌噻吩(灭滴灵)、丙咪嗪等药。 2.钩虫病也是犬常见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犬通过吞食含有感染期钩蚴的土壤而受染后,幼虫进入小肠发育为成虫,引起肠道损伤,使宿主贫血消瘦,生长发育停滞;幼虫还可沿血液循环到达体表、眼、口腔等处,引起皮肤瘙痒性结节、眼睑肿胀,甚至失明等症状。此病的治疗可采用氯喹、噻吡唑及驱虫剂阿苯达唑等药物。
3.鞭虫病是一种犬常见的消化道线虫疾病,多发生于幼犬。犬通过吞食带鞭蚴的感染期钩虫而得此病。鞭虫寄生于小肠中,以消化物和粪便中的有机物为食物,能造成肠道损伤,导致慢性肠炎或腹泻。临床上可见腹痛、腹泻,严重时粪便中有血液及粘液。有时还因虫体阻塞肠道而引起急性肠梗阻。此病的治疗用左旋咪唑、驱钩片或阿苯达唑等药物。
4.绕虫病主要是由犬蛲虫引起的胃肠道线虫病。犬通过舔食患宠的粪便或被蛲虫污染的泥土而染上此病。犬的饶虫寄生于小肠中,以消化物和肠粘膜为食,造成肠道损伤,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而导致营养不良,严重者可发生贫血症状。 由于幼虫可钻入肛门周围的皮肤内而引起剧烈剧痒,常引起犬过度搔抓患处而造成皮肤破溃发炎。该病可通过消毒粪便进行预防。
5.绦虫病是由动物肠道寄生虫——猪巨节线虫属绦虫所引起的寄生虫病,猫和狗均可受到感染。犬吃了被囊蚴感染的肉类后,在胃和小肠内经胃酸及蛋白酶的作用,囊蚴脱壳产出尾蚴并侵入肠壁,穿过肠壁进入血液,随血流移行至肝脏,再经胆道排出到小肠,在那里蜕皮6次后形成裂头蚴,裂头蚴从肠壁上穿入肠腔并在其中生长繁殖,发育成熟后,从肛门排出体外。此时的幼虫呈圆柱形,称节片。节片的头部有一个小突起,称为头节,其上有一圈小钩,钩上附有唾液腺,具有极强的吸附力。当其爬到地面又遇到新鲜的肉碎末等食物时,便把头节埋人肉里,经10天左右发育为囊蛹,随后变为成虫,在肠道内继续摄食。此过程大约需7周时间。 临床症状:犬的绦虫多数寄生在小肠内,少数寄生于十二指肠和大肠。一般无明显临床表现。有些犬可有厌食、消化不良、腹泻等现象,个别犬可能出现食欲减退、异嗜症、贫血、消瘦,被毛粗乱无光、皮肤苍白及营养不良的症状。有些犬因长期消化不良而出现下痢现象。当犬发生肠梗阻时可表现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便秘与腹泻交替发作,体温升高不恒定,有的还会出现呼吸困难。
6.球虫病是最普遍和最具破坏性的动物肠道寄生虫病之一。任何年龄的小动物都可以被感染,且死亡率很高。虽然这种疾病的病程通常比较短暂,但是可以引发一些长期的并发症,比如肠道堵塞以及肠道机能紊乱。球虫还会传染给其他没有感染过这种寄生虫的动物。 当小狗或小猫吃进含有球虫的饲料和水时,这些病原体就会进入到它们体内开始滋生。然后,虫卵就会在它们的肠道里面成长,进而发育成孢子,孢子随着粪便一起排出体外。如果环境条件适合的话,孢子就开始孵化出球虫芽殖阶段。球虫会迅速地吸取宿主体内的营养以供自身发展,并且分裂产生新的球虫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