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的卵泡是什么东西?
在动物生殖内分泌中,雌激素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女性性征出现以及维持其正常发育。而由动物的卵巢分泌并作用于动物体自身的性激素就是动物体内的雌激素——雌二醇(E2)。 而在狗的生殖内分泌系统中,卵泡(follicle)则是产生和贮存性激素的主要场所之一;而且,由于卵泡细胞能合成和分泌大量与类固醇激素合成的酶系相关的物质,使得卵泡又能成为类固醇激素合成的部位之 一[1];因此,对卵泡的研究不仅能为阐明动物体内激素代谢途径以及生殖生理机制打下基础,更能为人类自身激素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一.概述 在狗的生殖周期中,一个卵泡的生长可以经历四个阶段:初始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萎缩期(Atkinson, 1968)[3]。最初,当卵泡的体积很小且被一层致密的纤维膜所包裹时,它处于初始期;随着卵泡的增长,内部张力增加,纤维膜发生破裂,形成卵泡腔并且包围在卵泡外部的纤维膜也变为单层柱状上皮,此时称为成长期;待颗粒细胞数达到最大值后,卵泡内的胆固醇开始转变成雌二醇,使卵泡内液体的密度增高,导致外膜向内塌陷,最终形成了圆形的成熟卵泡;成熟后的卵泡随后便进入凋亡过程,也就是萎缩期 [4-5]。
在狗卵泡的生长过程中,除了需要各种促性腺激素Gn的刺激以外,卵泡本身也能分泌出一种叫作卵泡抑制素FSH-R(follicular strophulin)[7]的物质来调节Gn刺激的强度以控制卵泡的发育进程。雌激素也可通过负反馈刺激的方式使垂体分泌出更多的Gn以满足卵泡的生长需求。所以,从整体上看,卵泡的生长主要受到来自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三级调节[8]。 不同种属的动物之间乃至同一个物种不同个体之间的卵泡直径存在差异也是正常现象。如大鼠小鼠的卵泡直径通常不超过0.4mm, 而猪和马的一般可达0.8~1.0 mm甚至更大;即使是同一只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也会因为基因表达的差异而出现卵泡大小不一的情况(Lemire & Birkhead, 2004), 所以,目前对卵泡大小的定义一般是指与体外培养基接触的一侧卵泡壁的最宽处。
二.研究历程 关于狗卵泡的研究历史并不遥远,可追溯到19世纪中期的日本,当时日本学者Kobayashi就曾在实验中观察到了未成熟犬的卵泡发育现象。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英国学者Bevan等人在临床实验中发现了一种能使患有多发性卵巢囊肿的女性患者恢复生育能力的针剂,这种药物的主要成分是一种来源于山羊卵巢的提取物,即卵泡膜细胞生长因子(FCGF)。不过由于当时的科技水平有限,科学家们只能将FCGF作为一种治疗手段,而无法将其应用于更深的研究领域中去。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研究人员开始尝试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去分析卵泡的各种蛋白产物,这为以后深入研究卵泡的功能提供了条件;同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发展也为人们了解卵泡的结构提供了新的视角。 三.现状及未来展望 目前,关于狗卵泡的相关报道已数不胜数,但大多局限于对其形态学的描述以及某些特定成分含量的变化上,对于卵泡本身功能的探究却少有论及。而卵泡作为机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必然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如果忽视了对卵泡整体的探讨,那么我们就无法理解它们在整体上的作用机理。再者,现在虽然已有不少关于人卵泡方面的研究成果,但这些成果是否能完全适用于狗卵泡还是未知之数。况且,人的生理机能和人卵的生理特性都与人卵泡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而狗的生理功能和卵泡却又与人的如此相异,倘若照搬于人卵泡的研究结果于狗卵泡则难免会出现“南辕北辙”的结果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