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会吐出来小虫吗?
猫咪是会吐毛球的,但它们自己无法把毛球吐出来,需要主人帮助清理。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猫为什么会有毛球。因为猫咪是纯肉食动物,而肉类中的蛋白质含量比较高,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会产生含氮废物,经过代谢形成氨基酸,其中就有苯丙氨酸。这种物质如果无法及时排出人体体外,会在体内沉积,形成毛球。 另外,猫自己也会舔进肚子里的毛发通过呕吐的方式排出去。所以定期给猫刷牙、打扫口腔卫生很重要。
不过如果胃里的毛球越来越多,猫咪会恶心、食欲不振甚至吐出来。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帮助它清洁了。 用温水打湿手指,轻轻揉捻它的食道,刺激它呕吐;也可以用细棉签轻轻探入猫猫的咽喉处,刺激它呕吐。如果这些措施没用,可以试试用生理盐水给它灌肠,让它把肠胃里的东西都冲下来,然后再用上述方法刺激它再次呕吐。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要强行给猫灌生理盐水,否则可能会引起它中毒! 如果以上方式都没能奏效,那么就只能带它去医院了。
猫肠道寄生虫包括蛔虫、绦虫、球虫等,常见症状有呕吐、拉稀、体重减轻等,一般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针对性的驱虫药进行治疗。如果猫咪体内感染了绦虫,有时可以在肛门周围看到白色的节片或是排出体外,不必过于担心,治疗后即可改善。
蛔虫病是猫的一种重要寄生虫病,也是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当感染了猫蛔虫的母猫将幼虫传给胎儿时,在胎儿内脏器官中“安家落户”后,引起多发性蛔虫幼虫性肺炎。幼猫生长发育受到阻碍,长期拉稀,营养不良、消瘦、贫血、被毛粗乱无光泽,常有呕吐症状,偶尔可以呕吐出蛔虫。
治疗猫蛔虫病一般用苯咪唑类药物,比如伊维菌素、芬苯达唑等,这些药物可以阻断蛔虫对葡萄糖的摄取,让蛔虫因为缺乏能量而死掉。苯咪唑类药物的毒性很低,即使短时间大量使用也不会对猫造成严重影响,但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会导致贫血、白细胞数下降。
需要注意的是,苯咪唑类药物不能用于治疗钩虫病(猫偶尔会感染钩虫),一般用于治疗钩虫的药物主要有效果明显的砒喹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即可,不建议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