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好几次狂犬疫苗?
首先,恭喜题主,在第一时间接受了处理(注射了第一针疫苗)。 其次,关于狂犬病,你需要知道这些…… 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上大多表现以高热、头痛、乏力、咳嗽、吞咽困难、唾液分泌增多等症状为特征的“发烧感冒”,严重时可能会危及生命甚至死亡[1]。 如果不小心被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抓伤或者咬伤,及时注射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目前使用的狂犬病疫苗属于致死率几乎100%的灭活病毒疫苗,也就是说只要接种后没有出现异常情况,基本可以排除感染的可能。 而对于已经感染的病例,目前的医疗水平还不能彻底治愈,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应尽快全程接种完所有剂次的疫苗。
哪些人群需要打狂犬病疫苗? 一般来说,暴露后接种的人群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如果曾经接受过被动免疫制剂(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的患者,也应再次进行暴露后的接种;而对于既往进行过主动免疫接种但时间尚未达到免疫有效期者,则需按照新暴露方式进行接种。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目前接种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依然存在抗体假阳性和过敏等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建议患者在接种疫苗后密切关注自身情况,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如何正确接种狂犬病疫苗? 目前我国批准上市的狂犬病疫苗共5个品规。 在接种程序上,除了刚被狗狗抓伤/咬伤后紧急接种的2针剂以外,其他均为第0、3、7、14、28天各接种1针,总共4针,禁忌接种人群包括孕妇、哺乳期妇女和正处于发热、感染等疾病期间的人群。 而在免疫效果方面,有研究显示5针剂狂犬疫苗可以诱导机体产生很高的细胞免疫力,对再接种者也能迅速产生良好的保护作用。
在特定情况下,如伤口面积较大或伤口靠近脸部等情况,也可考虑增加疫苗的接种剂次。 除了注射疫苗外,还有哪些预防措施? 除了疫苗之外,做好卫生防护工作也是预防狂犬病的重中之重!
① 避免被狗、猫等宠物咬伤/抓伤。如果必须接触,应注意洗手,避免直接接触;
② 清理创伤时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切忌直接用酒精、碘酒消毒涂擦;
③ 尽量避免在易感染期处理宠物粪便,处理时使用戴橡胶手套等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