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猫咪是怎么感染球虫?
猫球虫病又称为寄生虫性肠炎,是由寄生在肠道中的球虫寄生所引起的细菌性病,主要侵害胃肠道,引起炎症反应。 症状: 初期,小猫的食欲会明显下降; 中期,出现精神萎靡、不爱动、体重下降的情况; 后期,则会出现腹泻(黄色或绿色水样便)、呕吐,严重者可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和营养不良。 一般情况下,成年的健康猫对球虫有一定的抵抗力,在营养良好的情况下,很少发病。而幼猫(2个月以下)发病率可达75%以上!且病程较长,若治疗不及时,甚至可致死。 那么,小奶猫又是如何被球虫感染的? 一、间接感染: 即通过接触已被感染的粪便而感染。一般来说,猫咪的粪便中含有较多的球虫幼虫,当小猫接触到这些病原体后,一旦爪子上沾有粪便,再用手抓起食物吃的过程中,便有可能将球虫幼虫吞入体内。
二、直接传播: 即是球虫的直接传染途径,一般经消化道感染,多因误食被球虫幼虫污染的食物所致。例如:误舔食粪便;给感染球虫的猫咪喂食后被其舔食的饲料;含有较多球虫幼虫的污水;被雨水冲刷到地上的含有球虫的土壤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