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话的画眉鸟值钱吗?
题主说的是不是这样一幅画,上面站了一只鸟,旁边有人持扇引导,看起来像是有“台词”的样子 这是清乾隆时期的画家钱慧安所作的《桐荫清昼图》。如果搜一下这幅画的名字,可以看到网上有好多类似的文章,比如: 一副名画背后的秘密——解密“桐荫清昼”“会讲话”的秘密 这幅画的链接这里不放了,因为但凡写这类文都绕不开这张图 这是一幅“有故事”的画,故事的主角就是这只站在枯树上的鸟。它之所以能“发声”就是因为在这棵树的枝杈间嵌着两块平板玻璃,而在绘制这幅画的时候,画师其实是在玻璃后面绘制的。
《桐荫清昼图》中树上的鸟实际是由两个半圆组成的,上半部分用细线勾出轮廓形状,并点了眼睛和鼻子的痕迹,而下半部分则是由画师用粉彩填色的,正是这块留白的部分让这只鸟有了“声音”。 “会说话”的画面背后其实有很多讲究,从建筑到人物,再到细节,都是如此。 先说这个院子吧,它是典型的江南古典园林,石头作路,两侧高墙,园中立柱。但仔细看看又不同寻常,在石头上居然没有缝隙!要知道自然界的假山石都是有缝隙的,这里却是整齐划一,这是因为园子中间有一条暗道,在绘制假山时,工匠们故意留出缝隙,但在填色的时候却用粉彩涂满了整个山体,看上去就像天然形成的一样。 而房屋也是同样的道理,在屋顶、房檐、门窗上都设置了隐喻性的图案,作者用这些图案来传递信息(比如在窗户上画了一个“目”字),但这些信息都不是普通意义可以解释得了的。
再说说这棵树,它也不是普通的树木,这是画家特意选择的。清初时期,人们喜欢在庭院中植梅,而梅花五瓣,代表的是五福临门。画家在这里植柳,是因为柳树二月初即可发芽,而梅花要到三月才会绽放,所以早春时节,院中有柳无梅便是十分正常的景象。 至于这棵树上的鸟,它的身体是由蓝绿色丝绸制成的,脑袋是用象牙雕刻的。这种丝织品是从印度传入我国的一种特产,古代称“缂丝”,俗称“刻丝”,由于工艺精致,价格昂贵,常用于皇室贡品或宫廷服饰。而用象牙雕刻的头尾则象征性地露出了羽毛的形状。
这是一件集工艺美术之大成的作品,充满了美学价值。 但可惜的是,这样一件本身充满价值的艺术品又被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卖到了国外,让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