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虫病能治好吗?
焦虫病是绵羊和山羊常见的血液寄生虫病,该病分布较广,一般呈地方流行性,夏秋季节易发,往往呈群体发病。该病患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因此造成养殖场主重大损失。那么对于该病防治你是否熟悉呢?
该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表面和血浆内的一种人畜共患的血液寄生虫疾病。附红细胞体是一种体积介于细菌与立克次体之间的原生动物,球形、丝状或杆状,具有天然致病性。附红细胞体可侵入人体及多种动物的红细胞周围。感染后,轻者临床上仅有发热、贫血等症状;重者出现红细胞大量破坏,引起黄疸、出血、溶血、心力衰竭乃至死亡。
【临床症状】羔羊发病后初期表现发热,被毛粗乱,不爱活动,采食减少。继而出现发热、体温在40℃~42℃之间,呼吸加快,不愿行走,行走时两后肢不协调,共济失调,站立时前肢叉开。有时出现神经症状,喜卧,前肢跪行,食欲废绝,腹泻。末期病羔皮肤出现紫斑,两眼眼睑红肿,鼻梁外侧和腹下等处发生水肿,最后由于长期卧地,心力衰竭而死亡。
【治疗与预防】
治疗:中药制剂:血虫净注射液,每1kg体重2-3ml,静脉注射,一日一次。
西药制剂:注射用血虫净。基础剂量5mg(按氯化血吸虫醇计),1次肌肉注射。
预防:血虫净注射液,每1kg体重1-2ml,肌肉注射,7天一次,连用2次。
注射用血虫净:基础剂量5mg(按氯化血吸虫醇计),每7天注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