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寿命为什么短?

富紫璇富紫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一般为一年。其发生期与温度有关。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全年皆能生育,在北温带地区只有夏季生育,夏末产卵于泥土中,翌年夏季方孵化而开始新的生活史。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种类不同,习性亦略有差异。

在中国,每年7~10月间为蟋蟀活动盛期。此时成虫的生长速度和个体质量是影响寿命和产卵的主要因素,同时温度、食物、光照等也都是蟋蟀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

秋末产卵于10厘米以内的土层中,有的卵产于枯草根际间。雌虫可多次交尾多次产卵,每雌平均产卵30~50粒。产卵时腹部高举,腹部末端伸出产卵管,用产卵管刺入土中,然后产卵。产卵管不仅产卵时用,平时可以刺杀小昆虫作食物,所以它也是一种捕食性昆虫。卵内胚胎发育约需40~50天。随产卵时间不同,幼虫孵化也不一致,通常在6~9月间,夏季孵化的幼虫可充分成长并产卵,冬季孵化的幼虫发育不良,产卵不多,在室内温暖处有时能成虫。幼虫不经过休眠即进行取食。蟋蟀一般在5~10月夜间活动。白昼潜伏于土穴或砖石下,傍晚时分便钻出土面、墙根或朽木下等阴暗处,以植物的根茎和害虫为食,是农业益虫。

除为害农作物外,通常不入居民点。常夜间或黄昏出没于墙根底,石缝,草丛之中。食性较杂,以素食为主。

其幼虫发育一般需1~2个月,需经5次蜕皮,由1~2毫米的黄白色幼虫变为成虫。蟋蟀成虫头部圆锥形,触角长丝状,复眼突出而大,有翅2对。雄性前翅是有发音器,可摩擦发出连续的“瞿、瞿”声响,雌性却无发音器;仅能发出断断续续的“得得”声。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