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子叫狗什么名字?
我们老家那边有一种虫子,喜欢趴在墙角或者桌脚,浅棕色,扁扁的,有点像甲壳虫,但是比指甲盖还要小一点。 它喜欢吃花和叶子,特别是吃过午饭之后,太阳底下睡午觉是最危险的时候。
它叫“偷油婆”,发音类似“偷油坡”。我们当地管这种虫子叫做“偷油婆”的原因是因为,如果你手里拿着饭盆,它会在你手背或者手指上爬着,并且沿着你的手臂一直往上跑,直到你的头发里。这时你会觉得痒痒的、麻麻的,而且越抓越痒。
如果它钻进你的头发里,你就只能任其为所欲为了。不过,你只要用手轻轻碰一下它的身子,它就会立马顺电线一样滑下来,然后找地方钻进去。
这玩意儿会飞,但不喜欢乱飞,一般都在附近打转。天色快暗下去时,它会找个墙角落或者桌子腿之类的隐蔽处,把自己埋起来准备睡觉了。 晚上出来活动的话,它们就喜欢顺着墙壁或者树干往下爬,这时如果你站在下面,它可以一路爬到你膝盖上面。
我有个同学,特别怕这玩意儿。有一天中午在宿舍午休,这货就爬到他的胳膊上了!给那哥们吓得差点哭出来。 这么恶心的虫子怎么会有那么可爱的名字呢?!(注,这个字念pu,三声)
汤德优质答主有史以来,人类和狗的关系十分亲密,这一点与其他宠物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目前人类所饲养的犬类品种大约有400多种,犬的品种进化速度实在是快得出奇,那么人类自己对于狗的认识进化得是否也同样迅速呢?
人类对于犬的态度,曾一度经历了160度的大转弯。在古埃及人眼中,犬是能够决定生死的神圣生物,而古希腊人则把犬视为毫无价值和可鄙之物。从犬是如何得到名字这件事上,我们更可以窥见一斑。
关于“狗”字的由来众说纷纭。在《说文解字》的注释中,“犭”字旁表示此字的意思与犬近似,“句”字则表示其发音。不过我们更应该关注的应该是“狗”字中“句”字的本意,为“弯曲”。在先秦两汉时,“狗”这个字并不常用来表示犬类,而是指称一种生活在山林中类似豹子的猛兽。而“犬”字则是一个象形字,其原始形态和其本身的意思一样,都是指代家养犬。由此可见,在那个时代,人们是把狗(凶猛的林中野兽)和犬(人类的宠物)区分开来的。大概是在魏晋南北朝以后“狗”字的本意渐渐湮没,而专指犬类了。
在日文中,“狗”的汉字“犬(dan)”是单独使用的,而他们日常用语中使用最多的是训读“INU”,其发音来源于“人”和“羽”字的发音结合,隐含的意思是说“狗是能够和人比肩站立的羽族”。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古代贵妇人则把“狗”叫作“HUN”。而“hun”在日文中有“恶鬼”的引申意思,因此日本古代贵妇把“狗”叫做“恶鬼”也是不足为奇的事了。